首页 怎么放生 佛经下载 放生因果 念佛法门 放生时间 佛经故事 放生念诵 修行法门 放生泥鳅

念佛法门

佛教入门第三章:探索缘觉乘,领略佛教基本教义

来源:http://www.masterdedah.com 作者:中国放生官网 发布时间:2024-04-17
摘要:由无明引发行,行引发识,识引发名色,名色引发六入,六入引发触,触引发受,受引发爱,爱引发取,取引发有,有引发生,生引发老死,周而复始,这就是流转门。十二因缘说明了

佛教入门第三章:探索缘觉乘,领略佛教基本教义

1. 无明--过去烦恼的总称,意为无知,或愚痴,或黑暗。由于无明妄想,众生轮回于世,这是生死的根本。

2、行--是 "行为 "或 "造作 "的意思,即根据过去的无明烦恼,发动身口意三业,有时造善业,有时造恶业,有时造不善不恶的我执我见的 "造作"。以上的 "无明 "和 "行 "就是过去所起的惑、业,也是四圣谛的内容,即集圣谛。

3. 意识--最初进入子宫的意识,在过去的迷惑和业力的驱使下,意识得到果报,与胎儿的命运相遇,完成了现在的生命形式。

4. 名和色--名是心识,属于精神;色是父母的精血,属于物质;所以名和色是有情生命体的要素,也就是胎相初成,还没有六根。

5. 六入--六根具足,即在胎儿中,名、色逐渐增大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也逐渐具足。但此时胎儿在母腹中只有几个月,虽然成了六根的模型,但对外的感觉,非常微弱,六根的作用还不完全,所以称为 "六入",是生命的胚胎期。

6、触--即出生后与境界的接触,由感受而产生,即境界领悟的开始。例如,自初生一岁以内的婴儿,进入两岁以后的幼儿期,其与外界的接触,只有简单的感知,分不清是非,也没有爱憎,一切行为都很幼稚,可以说是触类旁通的混沌时期。到了三至五岁时,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逐渐增强。

7. 受--即与外界接触的感受:苦、乐、舍三种感受。例如,从四五岁到童年(六岁到十二岁),乃至青年(十三岁到二十三岁),心智逐渐发展,环境范围逐渐扩大,起居、饮食、读书、玩耍等欲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。顺境时感到幸福,逆境时感到痛苦,尤其是青年时期,爱恨情仇之情尤为突出。这就是所谓的 "痛苦阶段"。

8. 爱--从被贪欲感染的意义上讲,来自于受,执着追求受的境界。如青年时期,尤其是贪恋财物和男女情欲,生出种种强烈的欲望,执着于心,追逐不休,不肯放松;此时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,应勤奋学习,攀登学习的高峰,克制情欲,以免出轨。因此,在这个 "恋爱阶段",尤其是青年男女,宜慎独慎己,节制自己的激情。

9、取--取执着之意,即对境界的追求,即对情爱境界、物欲境界的觊觎,强烈执着,直至占有自己,满足自己的欲望。结果三业不净,造作恶业,以业系身,集成未来身心痛苦之因,而这一切都来自于 "爱 "与 "取"。

10、有--即(世间)业存在的意义。意思是说,因执着于爱而不舍弃,现在造作更多的恶业,而构成潜在的业力,感得后有(来世)的果报。

11、生--即未来生,由于自身潜在的业力,再去轮回受生,完成未来的新生。

12、生老病死--这是说明来世既然要投胎,就必然要再死,因果循环,生死流转无穷无尽的道理。既然未来有老死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愁、苦也就随之而来。"生 "与 "老死 "是未来生命的两种果报。

十二因缘说明了生命的生死轮回与过去、现在和未来息息相关。由无明引发行,行引发识,识引发名色,名色引发六入,六入引发触,触引发受,受引发爱,爱引发取,取引发有,有引发生,生引发老死,周而复始,这就是流转门。这个流转门的因果,就是过去的 "无明 "和 "行 "二因,造成了现在的 "识"、"名色 "和 "六入"。由过去的 "无明 "和 "行 "二因,生出现世的 "识"、"名色"、"六入"、"触"、"受 "五果。由现世的 "爱"、"取"、"有 "三因,生出后世的 "生"、"老 "三果。由 "爱"、"取"、"有 "三因,生未来世 "生"、"老死 "二果。所谓人生,就是这样的生与死、死与再生的轮回,这就是所谓的轮回,其根源无非就是 "惑",以 "业 "为因,导致生死苦果。十二因缘业,以 "无明 "为流转生死的根本,如修无明,于一1、心--即心的主体。人死后,心即出窍,转中阴身,等待合适的父母缘分,再赴来生。

2、十二因缘与四圣谛--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流转门、灭尽定二圣谛的灭门。

3、十二因缘又称十二支。"有 "指三界五趣世间爱一切世间。支即支分,即一切生死流转,皆依十二支循环之法,即生死流转之因。

标签:

责任编辑:admin
首页 | 怎么放生 | 佛经下载 | 放生因果 | 念佛法门 | 放生时间 | 佛经故事 | 放生念诵 | 修行法门 | 放生泥鳅

Copyright 2019-2030 中国放生官网 放生网_如何放生_放生仪轨_放生起源_放生感应_中国放生官网sitemap.xml

电脑版 | 移动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