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怎么放生 佛经下载 放生因果 念佛法门 放生时间 佛经故事 放生念诵 修行法门 放生泥鳅

念佛法门

福德的秘诀:五大菩萨的成就之道

来源:http://www.masterdedah.com 作者:中国放生官网 发布时间:2024-04-22
摘要:(掌声)一个人不愿意拜弥勒菩萨,说明他根本不懂得知足。掌声而在我们的生活中,因为没有能力真正做到像这三位菩萨那样,所以必须要到世间来拜师学艺。掌声如果我们过去没有这

福德的秘诀:五大菩萨的成就之道

我领悟了地藏王菩萨的精神后,非常感激地藏王菩萨,希望得到地藏王菩萨的指点,如何报答父母的恩情,所以才有了屡次下地狱的命运。进了地狱,我就不是善人,而是恶人。因为能进地狱的只有两种人,一种是大恶人,一种是大善人,而我就是大恶人。

如果我们诵经念咒,不念孝顺父母之道,那就是在念魔王。掌声

从弥勒菩萨到地藏王菩萨,这两位菩萨都在教导我们要在家庭中完成做人的基础。有了做人的基础,人生才有了很好的依靠。掌声

第三位菩萨是观世音菩萨。观世音菩萨的表现形式是慈悲。他的理念是从家庭到社会,因为如果人们不走出去,那么你的业力就不会广。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是教我们以慈悲心广结善缘,也是教我们以爱心奉献,服务社会。掌声

我们念观世音菩萨,不如做观世音菩萨!(掌声)大家想一想,六道之中有种种罪恶,菩萨能入六道渡众生,他的精神首先是什么?菩萨的伟大精神就是饶恕世间一切过失,即 "菩萨不看世间过"。(掌声)如果还看世间的过错,就永远无法拯救世间的苦难。如果我们指责人,我们能拯救人吗?

所以真正慈悲的第一步是宽恕一切过失,能够宽恕一切过失,就能觉悟一切过失!(掌声)所以,慈悲是为了感动众生,慈悲是为了忏悔众生!即使是最邪恶的众生,看到菩萨的慈悲,也会主动回头,所以说慈悲感召天地,是无上的功德!掌声

为什么观音菩萨走到哪里,八部天龙就跟到哪里?这说明菩萨的慈悲心感召了天地。因为龙王菩萨能降下甘露,菩萨到哪里,甘露就到哪里。我知道龙王菩萨经常跟着观音菩萨,所以如果天旱不下雨,向观音菩萨祈求求雨,马上就会下雨。如果水灾严重,念观音菩萨,求龙王菩萨不要下雨,雨也会停。掌声

观世音菩萨的精神是慈悲,观世音菩萨的功德是饶益一切过失,他能饶益一切过失,才能忏悔我们所有的恶业众生。所以我说,念地藏王菩萨不如我们做地藏王菩萨,念观世音菩萨不如我们做观世音菩萨。掌声

而在我们的生活中,因为没有能力真正做到像这三位菩萨那样,所以必须要到世间来拜师学艺。拜师学艺,接受老师的教育,明白做人的根本,然后遵循老师的教诲,这就是普贤菩萨的精神。掌声

普贤菩萨始终怀着惭愧之心求知求学,他能做到: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如果我们不学道,没有知识和学问,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。要做到位,就要尊师重道,服务师长,谨遵师训。(掌声)所以我们念普贤菩萨名号,不如做一个普贤菩萨,来拜师学道。掌声

文殊菩萨示现智慧。什么叫智慧?智慧就是有丰富的阅历。(掌声)什么样的经验?做人的经验,成人的经验。(掌声)我们没有做人的经验,也没有成人的经验。那么,做人的体验就是认识生命、理解生命、完善生命。成人的体验就是利用生命、完善生命。掌声

文殊菩萨的精神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?它不看别人好不好,只管自己对不对。(掌声)很多时候,我们自己不做,却要求别人先做好;自己做一点,又怕吃亏;别人做得很累了,我们还认为别人做得不对。文殊菩萨的精神是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。他的理念是规范自己的行为,用良好的形象去影响身边的人。

所以,我们要学习五大菩萨的精神,完善自己。做到这一点并不难,难的是不愿去做。

标签:

责任编辑:admin
首页 | 怎么放生 | 佛经下载 | 放生因果 | 念佛法门 | 放生时间 | 佛经故事 | 放生念诵 | 修行法门 | 放生泥鳅

Copyright 2019-2030 中国放生官网 放生网_如何放生_放生仪轨_放生起源_放生感应_中国放生官网sitemap.xml

电脑版 | 移动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