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怎么放生 佛经下载 放生因果 念佛法门 放生时间 佛经故事 放生念诵 修行法门 放生泥鳅

放生泥鳅

网上可以代放生吗安全吗,横死可以往生吗?

来源:http://www.masterdedah.com 作者:中国放生官网 发布时间:2024-11-21
摘要:所以往生跟横死不横死没有关系,问题还是有没有信愿,能不能信愿持名的问题。网上说晚上不能读《心经》,理由是会招来邪灵和鬼道众生,对读经者不利。7、我没有听说过读《心经

网上可以代放生吗安全吗,横死可以往生吗?

5、这个有例子的,《印光法师文钞》谈到一个例子,说他有一个皈依弟子的母亲,那个皈依弟子三十多岁,经商。在外面奔波生了重病,去世了。去世以后他的母亲非常想念她的儿子,忍受不了失去儿子这样的痛苦,就喝毒药。喝毒药之后在那里打坐,在那里盘腿一坐就念佛。哎,往生的非常好。没有任何的痛苦,面色身心非常柔软,而且面上红红润润的,所以当地都引起了轰动。这不是横死吗?但她往生了。还有一个念佛行人,是由于讨债和家里各种各样的事情,就想不开,跳河了。后来出现什么情况?打捞他的时候发现,他站在水里,合掌面西。所以往生跟横死不横死没有关系,问题还是有没有信愿,能不能信愿持名的问题。

6、晚上可以读《心经》吗?网上说晚上不能读《心经》,理由是会招来邪灵和鬼道众生,对读经者不利。我很喜欢持诵《心经》,并且昔日印光大师也很推崇大众念诵《金刚经》、《心经》等大乘经典。请慈悲开示。

7、我没有听说过读《心经》能够招来邪灵鬼道众生,这个话说得有点太离原则了!《心经》是可以读的。关键我们要明了,读经不是目的,读经是方法、是手段,目的是让我们的心能够真正地清净下来,真正能解决我们的问题。比如你晚上会做噩梦,你读一遍《心经》,念一个小时的佛号,解决了;或者你睡不着觉,读几遍经,念几句佛号,你睡着了,起作用了。所以,欢喜读是很好的,我们就应该欢喜读经,我们才有机会开悟。

8、至于祖师推崇大众诵这些经,关键还是对哪些程度的人而说的,这个比较重要,对什么根性的人而说的?祖师说的绝对没有错,我们肯定讲!但是关键是跟谁说的。是不是跟你说的?如果跟你说的,肯定没问题。不是跟你说的,就要看看你自己的根机、根性了,你适不适合?如果适合你就可以做,佛门里面是讲自由啊,你适合可以做,不适合可以不做。我们要明了一个原则:我们现在到什么程度,我们现在适合诵什么经,我们自己必须要清楚。

9、认真地修行,这生就能够有所成就,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的。既然学佛了,哪一个人不想这生有所成就呢?主要的是我们要找对方向,学对法门。适合哪个根机你选择哪个法门,刚好契机又契理,那你这生成就了,就没有问题了。佛法是真理,所谓真理就是“上契诸佛之理,下契众生之机”。不契理那不是佛法了,不契机众生不得受用,一定要契机契理,让一切众生都得到真实的受用,这才行。所以每一部佛经都契机契理。

10、经是对谁说的呢?是对当机者说的。我们不是当机者,就要老实一点。佛让我们末法时期念佛成佛,我们就老实念佛;佛让我们放下烦恼,要清净,我们就要清净,这是听话老实啊。所以印光大师也教导我们“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。信愿持名,求生净土”,这是印光大师经常讲的,这也是非常契根机的,非常有意义、有价值!所以我们一定要“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。信愿持名,求生净土”。

二、放生日是哪一天

1、(选自大愿讲堂“学习佛法,觉悟人生”,2010年11月14日讲于北京)

2、一般来说,到寺院祈福,采用的是立牌位方式,牌位上写上姓名以及出生年月。然后把牌位安置在佛菩萨殿里面。

3、在世的人,用红色牌位,称为“消灾延寿牌位”,安置在药师佛殿。

4、过世的人,用黄色牌位,称为“往生牌位”,安置在地藏殿或者阿弥陀佛殿。

5、如果希望到寺院祈福,先到寺院客堂咨询这种牌位的安置事宜。至于说把俗家人的东西拿进寺院,不一定合适的。而且那样是否有祈福的效果也很难说的,因为没有听说过这种祈福的方式。

6、另外,到寺院也有简单的祈福方式,就是烧香礼佛、供养三宝、印经、放生,用他的名义做,也是最好的祈福方式。

7、关键字:寺院祈福牌位和消灾牌位一年可以寺院祈福牌位和消灾牌位一样吗

8、放生行善改变命运的秘密

9、放生是直接解救生命,而且放生同时具备"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"三大善举,因此功德巨大、影响巨大。当你放生的时候,天地之间一切佛菩萨、善神都会立刻感知你的行善之为。

10、佛菩萨、诸位善神会很欢喜地保佑赐福那些行善之人,帮助他迅速消除业障、化解冤亲债主、促进福报、改变命运,让他们心想事成、万事如意。

标签:

责任编辑:admin
首页 | 怎么放生 | 佛经下载 | 放生因果 | 念佛法门 | 放生时间 | 佛经故事 | 放生念诵 | 修行法门 | 放生泥鳅

Copyright 2019-2030 中国放生官网 放生网_如何放生_放生仪轨_放生起源_放生感应_中国放生官网sitemap.xml

电脑版 | 移动版